中考是全國初中生的畢業考試,也是高中院校的招生考試。但中考是各省市安排時間舉行,與全國統一高考不一樣。中考是很多考生第一次經歷的大型考試,并不太了解中考的一些細則,所以難免有考生落榜的。那么中考落榜后又該怎么辦呢?中考落榜后考生們可以選擇復讀、職業院校、或者選擇一些錄取分數線較低的普高院校。小編認為選擇一所高中,認真努力的學習,在努力三年,說不定會考上一個不錯的大學,以后的就業機會也會多一些。下面小編推薦一所重慶地區的高中學校,同學們可以參考參考。
推薦院校:重慶復旦中學
辦學歷史
重慶復旦中學位于重慶市渝中區凱旋路22號,是重慶市重點中學。學校設有兩個校區——凱旋校區、竹園校區,共占地70余畝。現有75個教學班(初中30個,高中45個),學生3700多人,教職工300多人。
1935年,復旦大學重慶校友創辦重慶復旦中學。1937年,復旦大學內遷重慶北碚夏壩,設重慶復旦中學為復旦大學附屬中學。1954年,學校更名為重慶第十二中學校。1995年,重慶第十二中學恢復“重慶復旦中學”校名。2004年,重慶復旦中學、重慶第五十三中學合并,成立新的重慶復旦中學。2005年,學校成為市級重點中學。
辦學理念
學校始終秉承“博學而篤志,切問而近思”的校訓,為國家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。二十一世紀初,學校依據孫中山先生為復旦學子題寫的“努力前程”的寄語,結合學校的辦學實際,確立了“努力前程,成功成人”的辦學理念。
辦學特色
在這一理念的指引下,學校逐漸形成了自身的辦學特色。一是因材施教,分層教育。根據學生的不同基礎,制定不同的目標,采用不同的方法,重點“培養習慣,教給方法” ,促進每個學生進步;二是成功教育,發展個性。學校通過評選“復旦之星”,重視學生的個性發展。“復旦之星”分為爭光之星、學習之星、體育之星、藝術之星、文明禮儀之星、勞動之星、管理之星、科技創新之星、進步之星,只要在某一方面有突出的表現,均可評選“復旦之星”。
辦學榮譽
近年來,通過全體師生的努力,學校取得了跨越式的發展。分層教育實驗先后被《人民日報》《中國教育報》等媒體報道;科技活動成果多次獲全國獎,并代表中國參加了“亞太經合組織青年科技節”;學生的發明獲得多項國家專利;學生參加各種學科競賽,獲全國獎項越來越多;考入北京大學、復旦大學等全國名校的學生大幅增加…… 學校先后榮獲“重慶市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示范學校”、“重慶市教育科學研究院教育科研實踐基地”、“‘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研究項目創新學習研究與實驗’實驗學校”、“重慶市社會主義文明禮儀示范學校”等稱號。
高考成績
2008年,學校一學生考入北京大學;2009年,學校一學生獲得重慶市高考理科應屆生第一名,被北京大學錄取。截至2014年,學校共有20多名學生考入復旦大學。
2016年高考,學校重點本科上線173人(其中裸分上線150人),上線率33%;一般本科上線459人,上線率達81%,總升學率達99.8%。其中,竹園分部重點本科上線率為63%,一般本科上線率100%。
2015年高考,重點本科上線134人(藝術生未完全統計),上線率達25%;一般本科上線376人,上線率接近70%;總體上線率為99.5%。其中,復旦班重點本科上線率達100%,分部校區重點本科上線率接近60%;本部校區重點本科上線23人(其中平行班1人);一般本科上線184人,上線率超過50%。
2013年高考,學校共707人參考,重點本科上線138人,上線率為19.5%;一般本科上線429人,上線率達60.7%;專科上線694人,上線率達98.2%;兩名學生考入復旦大學。
小編總結
中考落榜后的出路有很多,不管考生們選擇復讀也好、還是職業院校也好,或者普高院校,小編都希望同學們在選擇好了學校之后,能好好的在高中的三年時間里努力,認真聽課,做好課堂筆記,給自己規定一個學習目標,為了這個目標而努力,相信大家都能獲得成功的。